(网经社讯)4月1日,国家税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2024年税务稽查工作进展及典型案例。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郭顺民介绍,今年以来,税务部门聚焦重点行业和新兴业态,持续强化税收监管,累计查补收入超66亿元,有力规范了行业税收秩序,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和行业健康发展。
加油站、网络主播成重点监管对象
网经社数字零售台(DR.100EC.CN)获悉,根据通报,2024年税务部门对全国2722户加油站开展专项检查,累计查补收入57.89亿元。郭顺民指出,部分加油站通过虚开发票、隐瞒销售收入、篡改加油机数据等手段偷逃税款,扰乱成品油市场秩序。税务部门依托大数据分析和跨部门协作,精准锁定风险企业,并依法追缴税款、加收滞纳金及罚款,有效遏制了行业乱象。
与此同时,针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网络直播行业,税务部门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税务检查,累计查补收入8.99亿元。郭顺民强调,部分主播通过隐匿直播收入、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、滥用税收优惠等方式逃避纳税义务。税务部门通过“一案双查”(查企业、查个人)机制,全面核查资金流、合同流和业务流,确保税款应收尽收。
五起典型案件曝光 偷逃税手段多样化
发布会上,国家税务总局公开曝光了5起偷逃税案件,涵盖网络直播、进出口贸易、企业阴阳合同等多个领域,凸显税务部门对税收违法“零容忍”的态度。
1. 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:隐匿收入被追缴758万元
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依法查处了网络主播乐传曲(网名“曲曲大女人”)偷税案件。经查,乐传曲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,通过隐匿直播带货收入、虚假申报等方式少缴个人所得税及增值税。税务机关依法对其追缴税款、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,共计758万元。目前,乐传曲已全额缴清款项。
2. 深圳铬铁出口偷税案:犯罪团伙走私应征税货物
深圳市税务部门联合海关破获一起犯罪团伙出口铬铁未申报偷税案。该团伙通过伪造出口合同、虚报货物品名等方式,将应征税的铬铁伪装成免税商品出口,逃避关税及增值税。案件涉及货值超2亿元,相关责任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。
3. 宁波“阴阳合同”案:企业隐瞒交易收入被查处
宁波市税务部门查处某企业利用“阴阳合同”隐瞒股权转让收入的偷税行为。该企业在转让股权时签订两份合同,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合同金额远低于实际交易金额,逃避企业所得税及印花税。税务机关依法追缴税款、滞纳金及罚款合计4200万元。
4. 厦门隐匿未开票收入案:企业账外经营被重罚
厦门市税务部门发现某制造企业通过私人账户收取货款、未开具发票等方式隐匿销售收入,涉及金额逾5000万元。税务机关依法要求企业补缴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,并处1倍罚款,总计追缴款项超3000万元。
5. 云南拆分经营骗税案:伪装小规模纳税人骗取优惠
云南省税务部门查处某企业通过拆分业务、虚设个体工商户等方式,将一般纳税人业务伪装成小规模纳税人,骗取增值税减免政策优惠。该企业累计少缴税款超800万元,税务机关依法追缴并处以罚款。
税收监管常态化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
郭顺民表示,此次曝光的案件反映了当前偷逃税手段的隐蔽性和复杂性。税务部门将持续完善“以数治税”体系,强化税收大数据风险分析,对虚开发票、隐匿收入、滥用税收优惠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。同时,税务部门将深化跨部门协作,推动税收共治,优化税费服务,引导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。
专家指出,税务部门对重点行业的精准监管,不仅维护了国家税收安全,更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尤其是网络直播等新兴领域,通过常态化监管和典型案例曝光,有助于警示从业者守法经营,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。
结语
2024年税务稽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,彰显了我国税收法治化、规范化的持续推进。随着税收监管技术的升级和执法力度的加强,任何企图通过“灰色手段”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都将无所遁形。依法纳税不仅是企业的法定义务,更是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,唯有诚信守法,方能行稳致远。